#投書【台灣社交距離App能否更加「開源」,以促進社會信任?】
能偵測是否有和確診者接觸的「台灣社交距離」App上線後,一度有輿論質疑其隱私安全。衛福部和開發團隊在第一時間公布App運作原理,指出系統去中心化的設計,能讓使用者的資料僅保留在個人手機上,政府也無法知道所有使用者的資訊。也有許多資訊業界重量級人物提議,開放源碼是避免懷疑主義蔓延的最簡單方法。
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投書指出,「公布原始碼」的確是個很好的方向。撇去為了「取信於民」的因素,目前英國、加拿大、西班牙⋯⋯等多國的COVID-19接觸系統,都有公開原始碼,西班牙甚至因此受惠,在民間協力下揪出程式中的bug。
翁佳驥指出,「Public Money? Public Code!(納稅人出錢寫的App,納稅人也應該能取得源碼)」是目前許多歐洲組織正在倡議的方向。一旦開放原始碼,App的維護不再只是一個團隊的事,而是全民的事,也能讓App的完善度更高。如果台灣社交距離App能做到這點,不但取信於社會大眾,也能向國際發聲,告訴大家台灣在防疫與保護隱私兩方面所做的努力。https://bit.ly/3qV4hqC
★提供觀點,促進思辨,#贊助報導者:http://bit.ly/2Ef3Xfh
#台灣社交距離 #開源 #原始碼 #防疫 #報導者